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胡老师的个人家教中心--15年专注1对1初中家教服务 (http://7742180.com/bbs/index.asp) -- --+小文专区+-- (http://7742180.com/bbs/list.asp?boardid=7) ---- 从“报童”到记者的三步曲——一名中专生的奋斗故事 (http://7742180.com/bbs/dispbbs.asp?boardid=7&id=102) |
-- 作者:小文 -- 发布时间:2006/11/9 8:51:11 -- 从“报童”到记者的三步曲——一名中专生的奋斗故事 从“报童”到记者的三步曲——一名中专生的奋斗故事 去年深秋时节的一天。大庆职业学院A校区(大庆石油学校)礼堂。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不断把正在这里举行的一场毕业生报告会推向高潮。报告人是一名沉稳而干练的青年学子。他就是这所学校2003年的中专毕业生、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读者新报》记者刘胜雷。 2000年,刘胜雷以全校同届学生前15名的优异成绩,从黑龙江省望奎县一所农村中学考入这所在我国石油界久负盛名的学校。从入学的那一天起,他就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在校期间,他有两年多的时间担任校学生会体育部副部长,连续5个学期获得一等奖学金,多次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并被授予“黑龙江省三好学生称号”。2003年3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回顾自己从“报童”到记者所走过的道路,刘胜雷激动地说:“我会永生记得那一段艰苦而让我成熟的岁月,这段路走得很艰辛,但我走得很执着。当我在若干年后回首自己的人生之路时,我都会清晰地记得这一段路上的酸甜苦辣。同时,我还会永生铭记,我所走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和同学们乃至后来单位领导的支持和帮助,是他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我最无私的帮助。”他深情地说:“学校‘以大庆精神办学,用铁人精神育人\'锻造了我坚韧的意志和对理想的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这是我成长的基石。” 在记者与刘胜雷交谈的过程中,他谈到了自己在学生时代的一段很感人的经历。这就是他给我们讲的第一个故事: “ 卖报一个月,穿坏五双鞋。 付出的是艰辛,收获的是坚强和自信” 2002年,我想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同时挣点钱减轻家庭负担。7月12日上午,期末考试结束。当天下午,我怀着美好的憧憬去求职。我几乎走遍了大庆市萨尔图区的大街小巷。因为假期时间短,用人单位都不愿意录用。我到处碰壁,还遇到了两家皮包公司,上了他们的当,好在没有受到大的损失。 找工作的那几天,每天的衣、食、住、行都得需要一笔好大的开支。几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口袋里的钱也要花光了,可是我依然没有找到工作。但是我没有放弃,没有气馁,心想一定要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来实践我在学校时所学到的理论,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7月16日上午,当我步行到让胡路中央大街时,看到一个女孩在街上卖报,本想买一份报纸,看一看求职信息。但是没想到,我遇到的这位善良女孩竟成了我的同事和朋友,是她提供的信息圆了我的假期打工梦——卖《大庆晚报》。 让我永生难忘的是在我找到工作的前一天晚上。我往家里打电话想给母亲一个惊喜,却突然得知母亲得了阑尾炎。但母亲接电话时,反复叮咛我要好好学习,并强调说她自己没事儿。我信以为真,没有想得太多,就再也没有和母亲过多的联系。事情并不像我所想象的那么简单。我和母亲通电话几个小时以后,她就到一家小诊所做了阑尾切除手术。术后母亲没有住院,而是下了手术台就直接回家疗养。当时,父亲在河北给伯父办丧事,大哥正逢高考,我又没有回家,家中只有母亲自己,手术的所有费用全是向别人借的,母亲的护理工作也是由邻居和亲友们来承担的。我找到工作的第二天,把这个消息高兴地告诉家人,母亲低声说:“老儿子,妈手术了。”听到这句话,我一下子惊呆了。为什么手术时没有给我打电话?为什么不通知我?但是一切都晚了,我只有暗地里后悔、自责。就在这时,我下定决心,一定实现我的假期打工计划。我再次给母亲打电话,告诉她,我要把手术的费用挣回来,请她好好地照顾自己。那一次,我是眼含泪水挂断的电话。 就这样,我的“报童”生活开始了。万事开头难。第一天,我仅卖出了40份报纸。主要原因是我不好意思张嘴吆喝,要等读者主动来找我,才能把报卖出去。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我的业绩直线飙升,第二天卖出了80份,第三天卖出了100份……最多的一天我卖出了202份。那天是我最高兴的一天,因为我自己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可喜的成绩。每天我吃饭的时间都不是准时的,也从来没有吃过好的东西,只是包子和土豆丝卷饼等,但是那天我在一家小吃部美滋滋地吃了一顿庆功饺子 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卖出了近4000份《大庆晚报》,穿坏了5双鞋,脚上的水泡早已变成了厚厚的老茧。在这一个月里,我穿行在烈日下的大街小巷里,穿行在茫茫的人海中。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开辟了5个市场。我每天都要与1000个以上的人面对面地对话,才可以卖出100份报纸。卖报时,有时还会遭遇别人的白眼甚至无端斥责。如果是下雨天,我晚上回寝时双脚已经让冰冷的雨水泡成了白色。有时候正在睡觉时,我会因为脚受凉突然抽筋而惊醒。那时候,我心里总是想:人生的路啊,你为什么这么不好走?人生的路啊,你为什么这么难走?但是回头我又想:路就在前方,我一定要坚定信心,无论有多少困难我都要走下去。 刘胜雷一个月的"报童"生活很快就结束了,他的这段生活道路走得艰辛而踏实。虽然那段日子有风雨,有汗水,有泪水,但更多的是收获。他说:“社会也是一所大学,卖报生活虽然艰苦,但它给了我在中专生活中从未学到的知识。经过一个月的社会磨练,我变得更坚强,更自信。” 刘胜雷卖报、读报,耳濡目染,对报纸有了一种别样的感情。这种情结,促使他在毕业以后,应聘到《读者新报》担任了发行员、广告业务员。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再加上他孜孜不舍的追求,他获得了求职的成功。这是他讲的第二个故事: “我的专业知识,在工作实践中派上了大用场” 毕业实习期间,我曾南下沈阳、北京,折腾了一个多月,终因学历太低,又缺乏社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工作。在这些孤寂无助的日子里,我的脑际蓦地跃出这样的两个念头:一个是我还要进行高学历的进修学习;一个是我要回大庆去,那里的人才需求市场我熟悉。经过一番冷静思考,我返回了大庆。 回到大庆以后,我首先参加了母校与其他学校联办的会计专科考试,然后,应聘到《读者新报》担任订报员。经过几年的开发,大庆的报纸发行市场已经很难拓展。那是一些入不敷出的日子。发展一个订户、发行一份报纸,才有10元钱的收入。有时,我一天发行不出一份报纸。还要吃呀。中午订报员们聚餐,实行AA制。我真的承受不起。是老师和朋友们的资助,才使我熬过了那些艰难的日子。 在做报纸发行的日子,我发现了广告这个商机。为报纸承揽广告,收入远远高于报纸发行。于是,我一边搞发行,一边向他人请教承揽广告业务的经验,同时也尝试着去谈广告业务。后来,我转入了报社广告部,做了专职广告业务员。 我是学营销专业的。在承揽广告业务时,我的专业知识有了用武之地。几个月下来,有了一些得心应手的感觉,收入也稳步提升。在承揽广告的实践中,我的心得是:一是“挖”。在其他报纸登载的广告以及在广播、电视上播出的广告,要想尽办法挖到我们的报纸来,让他成为我的客户。二是“找借口”。这个“找借口”是善意的,不是以广告人的身份去谈广告,而是以其他事为由来谈,这样成功率能大一些。三是“诚信”。承揽广告,要向客户进行人性化的宣传,增强信任感,才有利于相互间的沟通。比如说,现在街头的招聘广告比比皆是,这是我的重要信息源之一。我曾冒充打工者去应聘,掌握了业主的用人信息以后,便说明我的身份和意图。然后,我会利用我的专业知识和报纸广告的可读性,告诉业主广告如何来做,并且向业主指出,利用报纸发布招聘启事,会在读者和应聘者中产生一种这是正规企业、知名企业的广告效应。同时,我还会真诚地向业主说明,通过报纸等媒体发布正式的招聘广告,会避免应聘者鱼龙混杂的状况,有利于保证应聘者的素质,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用真心、真情去说理,用真心、真情去沟通,使很多业主成为了我的客户。 我付出了真心、真情,也得到了真心、真情的回报。说到付出,我还有过一段有趣的经历。搞了一段时间广告以后,传呼的蜂鸣不断,我总是以最快的速度找到电话和客户联系。后来,我花了150元买来一部爱立信398手机,就是像砖头一样的那种,不仅笨重,而且待机时间短,一天要充三次电。和客户联系方便了,话费也在直线上升。我没有钱,我确实在乎话费,但我不能断掉手机再就近用座机与客户通话,那样不仅有失礼貌,而且可能就会失去一个客户。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做广告业务员以来,我的月收入在1000元到3000元不等,有一个月的收入近4000元。我偿还了一部分债务,交了一部分成人大专学费,自己的生活也有所改善。 播种未必有收获,但没有播种的辛勤必定没有收获的快乐。刘胜雷享受到了付出的快乐,也享受到了收获的快乐。他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认清自我,把握需求,抓住机缘,用心经营,并把专业知识和工作实际相结合,在毕业以后的不长时间里,就获得了令同学羡慕的可喜成绩。 但是,刘胜雷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他说:“我的人生道路才刚刚开始,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创造再一道亮丽的风景。诚然,这会付出很多辛苦,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是他给我们讲的第三个故事: “学习使我迈上了人生道路上的又一步台阶” 当今是一个学习型、知识型社会。几年的中专教育使我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不继续学习就不会有所提高,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因此,再忙于工作,再忙于生计,我都不放弃对高一层次学历的进修学习。同时,我十分注意在实践中学和结合工作实际来学。 我没有毕业的时候就卖报,毕业以后又到报社搞发行、做广告业务员,似乎和报纸有了不解之缘。但是,没有当编辑、记者,我心中似有不甘。我对新闻产生了兴趣,并且开始学习新闻写作。我找来新闻写作方面的书籍,读了又读。同时,我开始了另外一种用心的读报。不是读来消遣,也不是读来猎奇,是研读它的写作方法、它的写作技巧,以及它的新闻性。我从中悟出这样一个道理:社会关注的事物+新闻时效性+写作技巧=上稿率。于是,我一边承揽广告业务,一边留意周边的人和事,琢磨它的新闻价值,然后试着写作。我的第一篇新闻稿见报以后,我没有欣喜若狂,我知道,一道新的风景线在我的眼前若隐若现,走近它,识得庐山真面目,必须爬山涉水,付出几多辛劳。 我转入记者部以后,主要写经济新闻。据前辈说,经济新闻是最难写的。不久,我就开始品尝到了个中滋味。适值当地政府开展打击私屠滥宰活动,承诺让百姓吃上放心肉。我配合执法部门对一些肉类市场进行了暗访,发现私屠滥宰现象确实很严重,个体摊位上的很多肉品都没有经过检疫,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在上级有关领导部门的协调组织下,我们与当地工商局、生猪屠宰管理所、动物检疫站联合行动,对一处私屠滥宰场所进行了突击检查,一举端掉了这个窝点。消息见报以后,这一社区的消费者奔走相告。 我报道了许多当地经济发展中的可喜现象,是由衷的歌颂。也有对假丑恶的揭露。对新闻中的曝光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说,记者是目前世界上的危险行业之一。端掉那个私屠滥宰的窝点以后,我就接到好几个恐吓、谩骂电话,说几天之内要来打死我等等。我并没有在意,因为我选择了这一行,决不轻言放弃。 刘胜雷的成长给予我们许多启示,他的自我磨练、自我定位、自我奋斗都很令人称赞。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看来,磨难使人成熟,磨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对于刘胜雷他们这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或者将要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特别重要。 刘胜雷也想通过我这篇报道,说明自己还很不成熟,还很缺乏历练,身上的缺点和错误不少。他说,他心中最大的理想是做一个真正的有心人。他说,我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拼出更好的成绩,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回报母校和老师。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年轻人只要勤于做事,努力进取,有敢于拼搏的精神,任何缺点上帝都是可以原谅的。 刘胜雷还想通过我这篇报道,表达自己的心声: ——希望同学们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从业素质,我们就有了“资本”。 ——希望学校特别是职业学校为学生们搭建一个更好的成长平台,有更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使我们职校生确实能以动手能力见长立足于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