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胡老师的个人家教中心--15年专注1对1初中家教服务  (http://7742180.com/bbs/index.asp)
--  --+小文专区+--  (http://7742180.com/bbs/list.asp?boardid=7)
----  西欧归来话教育  (http://7742180.com/bbs/dispbbs.asp?boardid=7&id=87)

--  作者:小文
--  发布时间:2006/11/9 8:34:31
--  西欧归来话教育
西欧归来话教育
——走马欧洲随感录之二
刘体炎

西欧的教育制度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他们不仅普及9年义务教育较早,如奥地利玛利亚女皇在位的1740—1780年间就实行了9年义务教育,而且教学方法灵活,因人因才施教,注重文明创新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处处突出个性,突出特长,突出能力的培养。
小学没课本。西欧国家的小学大都是没有统一的课本,国家教育部门只提原则上的要求,如会多少单词,会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即可。教材省州可编,学校可自编,老师自己也可编,每周课堂教认字、计算等文化课的教学时间不及我国的八分之一,很大程度上是老师领同学玩,寓教于乐。学生或自己玩,或在各种少年宫、游艺场、展览馆、书画展或大自然中去玩。小学期间,国家突出的都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培养,性格的培养,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因为“习惯即性格,性格即命运”。
他们的班级很小,一般都是十几个人一班(也还有几个人的)。他们的老师听说我们一个老师能教80—90人时,觉得不可思议,说是“奇迹”、“了不起”(不知是出于礼貌还是对我们教学状况的不了解)。他们特别注意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绝不像我们一年几考,一期几考,一单元几考,每考排名排分。他们一般一学期只考一次,且法定中小学生不准排分排名次,用ABC计卷,不准树立仅仅学习好的为标兵。小学生学习非常轻松,从无课外作业,从不拖堂,从不补课,从不计考勤(学生不愿上课可不来)。我们专门看了5位小学高年级同学的书包:3个没有书,全是玩具;一个有两本书;一个一本书,大多是自制的玩具或拣得的树叶、画的画之类。
中学没压力。西欧一般都普及高中教育,故初中升学不用考试(没有高中、中专招生考试一说),大学入学也很宽松,除个别名牌大学需竞争(文化考试分数也仅是录取因素的一半)以外,大部分大学的门是敞开的(大都是私立学校,在西欧教育是一种产业,就学校而言,学生去的越多越好)。如学生不想上名牌大学,根本不用十年寒窗,以身体的代价去和千万人挤独木桥。再者用人单位看能力不看牌子,牌子再响不给老板创造价值也不会用你。有关方面比较(不一定准确),我国中学生的学习文化时间与欧美相比是7:1,而创造力却是倒过来的—1:37;身体素质更不可同日而语:身高的差距、体重的差距、爆发力的差距、耐久力的差距,按重点大学的学生比,有近百年的差距。难怪中国的足球不能走向世界——因足球是国民身体、心理、智慧等综合素质的体现。试想,一个青少年发育期间,十几年每天伏案十几个小时不见天日,睡眠不足、运动不足、吸氧不足,怎能同在运动场、大自然中长大的西方人进行全面竞争,这岂止在足球领域!
法国一位到过中国读汉语博士的教师丁美君(中文名)说:“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制度是以毁掉青少年(民族未来)的身体为代价,去搞一些无谓的竞争:因为中国的重点大学招多少学生都是中国学生,从国家的角度讲,竞争再激烈也没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任何好处,何必让孩子们都累得佝肩驼背、眼坏脸黄、弱不禁风呢?”
大学不限系。欧美的大学相当一部分不限系,不限是否到校,只讲修学分,学生可自由停学、转系。工作一段学也可,带着孩子学也好,非常自由。一天课也不上却能修完学分或一年修完四年的学分,不但不被认为是不守纪律,反而会被视为天才而受到嘉奖。欧洲人的独立意识都很强,大学生上学一般都要打工,18岁后仍依赖家庭的人、*父母帮助找工作或谋生的人就像我国的小偷一样会被人所不齿,更没有我们有些地方青少年普遍存在的“有好脑子不如有个好老子”的不良观念,以*父母得到一份出力少待遇高的工作为荣,*父母有较好的物质条件为荣,以不劳而获或少劳多获为荣。
世界上的一切竞争说到底是青少年学生素质的竞争,“振兴民族*青年,振兴经济*教育”。二战时戴高乐曾说:“德国是*小学教师打败了法国,而非*军队”(因为高素质的小学教师造就了高素质的将军和士兵)。中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尤其是“入世”后,如果我们不尽快大刀阔斧地改革教育制度,造就较高综合素质的青少年,那么将举国成为人家跨国公司的“打工仔”、“附庸”,说得更不好听一点的是“工作奴隶”。因此笔者建议我国在教育制度方面做如下改革:一是实行像律师资格那样的“教师资格”考试,选拔一批真正高素质的教师;二是打破教育公有垄断体制,出台将公私立学校公平对待的政策,并将国家教育经费公平地补到公私立学校的学生身上而非学校本身;三是取消教师终身制,引入教师竞争机制;四是改革高考办法,将德育考试列为必考课,采取得分抽签和加试综合素质制度;五是大大拉开公费自费比例,除贫困生外,提高自费数额(若办大学利高,办者自然就多了);六是扩大大学规模,扩大录取比例;七是精减教师数量(相当学生比例而言),淘汰素质低者,通过缩减人员和加大投入两种途径提高教师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