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胡老师的个人家教中心--15年专注1对1初中家教服务 (http://7742180.com/bbs/index.asp) -- --+小文专区+-- (http://7742180.com/bbs/list.asp?boardid=7) ---- 总结历史 《财富》提出企业掌舵人十诫 (http://7742180.com/bbs/dispbbs.asp?boardid=7&id=89) |
-- 作者:小文 -- 发布时间:2006/11/9 8:35:15 -- 总结历史 《财富》提出企业掌舵人十诫 总结历史 《财富》提出企业掌舵人十诫 摘自---《硅谷动力-非常电子报》By 郭季 去年美国有257家上市公司宣布破产或申请破产保护,涉及资产2580亿美元,打破历史纪录。很多家喻户晓的大公司,如生产一次成像相机的宝丽莱、安然公司、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等,或是已经申请破产,或正在生死线上挣扎。这些企业的领导人大多怨天尤人,把失败归咎于经济不景气、股市下跌、汇市波动、特大天灾等难以控制的原因。《财富》经过仔细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则是大部分大企业失败的原因只有一个,这就是管理失误。最新出版的《财富》杂志列出企业首席执行官(CEO)应避免的10大错误。 胜利冲昏头脑 一系列研究显示,人们在经历长时间的成功后,较难作出明智的决定。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成功者不容易放弃自己的想法。在科技股热潮时备受追捧的思科公司,尽管后来其股价狂泻、需求下降,同类公司相继受挫等迹象日益明显,但总裁钱伯斯觉得,既然思科以往能连续40季度保持增长,不信将来保不住这个势头,因此过分强调"对前景充满信心",在2000年12月仍预测有50%的年增长率。 察觉不到世界的变化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光一时的宝丽莱公司,就是因不能应对新时代的挑战,而被时代洪流淹没。相反,英特尔虽在上世纪80年代几乎被日本公司淘汰,但其创办人格罗夫和摩尔适时地回应时代的挑战,完全退出记忆存储器生产,改为生产微处理器,从而改变了命运。 下属害怕上司,不敢说真话 5年前,韩国三星电子公司的领导人决定投资130亿美元打入汽车市场,很多高层职员深知汽车市场早已饱和,但因惧怕老板的硬朗作风而保持沉默,结果三星公司汽车业务一败涂地。 过分冒风险 电信业的Global Crossing、Qwest、360Networks等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纷纷斥巨资争铺光缆,但忽略了两个问题:有没有人需要这么多光缆?竞争者是否太多?Global Crossing因此欠下了120亿美元高息债务,濒临破产。相比之下,贝尔南方公司虽然规模较小,却终能排除万难,保持收支平衡和强势竞争力。该公司CEO说得好:"要妥善管理股东托付给你的钱。" 贪多,无止境收购公司 WorldCom创办人最"贪吃",收购了75家公司,却不懂得如何消化,结果整个集团的运作乱七八糟,弄得顾客投诉,要打3次电话找几个部门,才能查询所需要的服务,公司疯狂收购的结果是令股价下跌98%。 只取悦投资银行,忽略雇员的意见 投资银行最希望物色到声称有可观增长的公司。上世纪末,朗讯公司的CEO最会吹嘘公司增长业绩,但他在忙于为华尔街"做秀"时,忽略了听取下属雇员提出要发展OC-192的忠告,结果让对手北电捷足先登,获得极大成功。他还忽略公司营业员的意见,为公司所定的业务增长目标完全脱离现实。营业员为完成目标,只好大减价,结果公司股价下挫80%多。 策略多变 每当公司遇上问题时,管理层往往急切采用快捷的解决方法。在上世纪的80年代至90年代,凯马特公司的各级管理层,甚至最高领导常常推出各种新策略。后来公司以击败竞争对手沃尔玛特为目标,掀起一场减价战,结果证实大错特错,最后被迫申请破产。 腐败的企业文化 腐败的企业文化,往往导致企业走向末路,安达信会计行和安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虽然公司不可能完全监管员工的所作所为,但应有明文的或不成文的文化指引,让一线员工在没有明确指导下也能作出正确决定。 新经济的死亡漩涡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国会安然事件听证会上说,一家公司的价值,如果更多依赖概念上的成就,而不是实际资产,公司便会变得脆弱,名誉可能在一夜间消失。当这种概念企业出现问题时,骨牌效应往往导致公司在转瞬间消失。最初可能只是由于人们怀疑公司犯错,其后顾客随即不再下订单,评级公司降低信贷评级,雇员背离……问题可能由此而一发不可收拾。 董事会无能 安然走向破产的原因之一是董事会监管松懈。现在不少公司的董事会对公司的了解十分有限。董事会应该掌握更多资料,甚至应该明确要求CEO只报告坏消息,不必报告好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