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工仔打拚成工程师---李锐和他的奋斗故事
见到李锐时,他正在家里画着设计图。
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大堆的图纸、表格只能堆放在地上。李锐的母亲不擅言辞,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儿子的一举一动,抬了几根凳子放在院坝里要记者坐。
不知该怎么面对记者的采访,李锐显得手足无措,想了很久,他说:"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我相信只要不怕苦,只要能吃苦就能赚到钱,就能改变家里贫穷的困境。"(以下为李锐口述记者整理)
19岁发明发动机获国家专利
1997年年底我退伍回到家乡。
刚回家,我感到很迷茫。因为我除了一大堆的奖状、奖章和一双拿惯枪炮的手什么都没有。现在要开始进入市场经济的社会中谋求生活与发展,我不知道该怎样做。
父亲在开石材加工厂,上矿山、放炮炸矿石、开切机切石板这些活我都干过,我相信不怕苦,能吃苦就能赚到钱。
后来,石材厂还是破产了。我不知道原因,父亲说,东西卖不出去谁也没办法了。
石材厂破产后,我不知道该做什么,就天天骑着破摩托车到处瞎跑。在修车的时候我看修车师傅鼓捣鼓捣就能把车修好,我就想干脆我也学修车。
那时候修车的很"吃香",修车的师傅不肯教我。于是我买来书自己对照着学习原理,学习拆装。第一次拆下返装好时,很多的螺丝和零件都没地方装,我急得满头大汗,书都翻了好几遍就是装不上。没办法只好出钱请人来装。师傅装的时候,我就站在旁边看,等师傅走后我又拆了自己又装。就这样边拆边学我了解了摩托车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后来,有些基础后,我在朋友的介绍下到一家修车铺打工。
修车的空余时候,我就琢磨怎样才能把车的性能增强。通过反复观察比较,我发现大部分发动机坏的原因都是磨损,发现原因后,我自己就尝试进行改进。不明白的就到处找资料学技术,通过不断地试验,我实验出一种非常好的发动机新结构,于是我就想能不能把这种结构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提高现在摩托车的可*性能。我想申请知识专利去和摩托车厂家合作,但当时我自己不会画图纸。在出钱请到一个工程师的帮助后,我拿到了我专利的申请受理通知书。
20岁进入重庆宗申摩托集团
得知我的新发明,重庆宗申摩托邀请我加入公司。我与他们签约的原因很简单,我喜欢他们的技术,喜欢他们公司的宗申摩托车队,我的目标是要进入宗申摩托车队,进入能参加世界大赛的赛车队!
刚进入公司的时候,我图纸不会看,电脑不会用。能在那里工作的全部是大学以上水平的工程师们。很多人都以为我是领导的亲戚,因为我什么都不懂,他们根本不相信我能做好什么项目。
不懂没关系,我有句自己的"名言"--不怕你不懂,就怕你不学!
两年的时间里,我*自己看书,学会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各种办公软件的使用及CAD机械绘图等等,同时我主持设计的带有新技术"新型推杆结构系列发动机"(ZL00222199.3)顺利地通过了公司和国家规定的各种试验项目,顺利进入生产线生产并投入市场销售。到现在累计销售量大约有数10万台。在完成发动机的设计后,公司除了按公司规定发给我的奖金外,公司董事长左先生按照当初签订的合约把我送入了宗申公路摩托车车队,并到澳门等地参加世界摩托车大赛。
那一年我23岁。
26岁要回乡创业当老板
李锐告诉记者,在宗申摩托车公司工作的经历告诉他,要做成事,光有技术也不行,还需要有充分的管理和经营知识。为了充实自己,他开始自学MBA工商管理学的各种知识,并取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资格证书。
他说:"这次回来,我看到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想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要用打工积攒的钱开一家汽车美容中心,我要自己当老板。"
李锐还告诉记者,他又发明了一款新型发动机,目前正在完善中,他很有信心地说:"这款发动机一定能再次获得国家专利。"本报记者
18岁,天全县河源乡九十村的李锐从部队退伍,由于家境贫寒,他*为修车铺打工为生。
19岁,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不断摸索设计出的摩托车发动机获得国家专利。
20岁,重庆宗申摩托集团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高薪聘请他主持发动机设计。
23岁,作为为数不多的专业技师,他被送入宗申公路摩托车车队,并到澳门等地参加世界摩托车大赛。
今年10月,26岁的李锐带着多年的积蓄回乡创业。他刚设计的第二款新型发动机正在申报国家专利中。
见到李锐时,他正在家里画着设计图。
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大堆的图纸、表格只能堆放在地上。李锐的母亲不擅言辞,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儿子的一举一动,抬了几根凳子放在院坝里要记者坐。
不知该怎么面对记者的采访,李锐显得手足无措,想了很久,他说:"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我相信只要不怕苦,只要能吃苦就能赚到钱,就能改变家里贫穷的困境。"(以下为李锐口述记者整理)
19岁发明发动机获国家专利
1997年年底我退伍回到家乡。
刚回家,我感到很迷茫。因为我除了一大堆的奖状、奖章和一双拿惯枪炮的手什么都没有。现在要开始进入市场经济的社会中谋求生活与发展,我不知道该怎样做。
父亲在开石材加工厂,上矿山、放炮炸矿石、开切机切石板这些活我都干过,我相信不怕苦,能吃苦就能赚到钱。
后来,石材厂还是破产了。我不知道原因,父亲说,东西卖不出去谁也没办法了。
石材厂破产后,我不知道该做什么,就天天骑着破摩托车到处瞎跑。在修车的时候我看修车师傅鼓捣鼓捣就能把车修好,我就想干脆我也学修车。
那时候修车的很"吃香",修车的师傅不肯教我。于是我买来书自己对照着学习原理,学习拆装。第一次拆下返装好时,很多的螺丝和零件都没地方装,我急得满头大汗,书都翻了好几遍就是装不上。没办法只好出钱请人来装。师傅装的时候,我就站在旁边看,等师傅走后我又拆了自己又装。就这样边拆边学我了解了摩托车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后来,有些基础后,我在朋友的介绍下到一家修车铺打工。
修车的空余时候,我就琢磨怎样才能把车的性能增强。通过反复观察比较,我发现大部分发动机坏的原因都是磨损,发现原因后,我自己就尝试进行改进。不明白的就到处找资料学技术,通过不断地试验,我实验出一种非常好的发动机新结构,于是我就想能不能把这种结构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提高现在摩托车的可*性能。我想申请知识专利去和摩托车厂家合作,但当时我自己不会画图纸。在出钱请到一个工程师的帮助后,我拿到了我专利的申请受理通知书。
20岁进入重庆宗申摩托集团
得知我的新发明,重庆宗申摩托邀请我加入公司。我与他们签约的原因很简单,我喜欢他们的技术,喜欢他们公司的宗申摩托车队,我的目标是要进入宗申摩托车队,进入能参加世界大赛的赛车队!
刚进入公司的时候,我图纸不会看,电脑不会用。能在那里工作的全部是大学以上水平的工程师们。很多人都以为我是领导的亲戚,因为我什么都不懂,他们根本不相信我能做好什么项目。
不懂没关系,我有句自己的"名言"--不怕你不懂,就怕你不学!
两年的时间里,我*自己看书,学会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各种办公软件的使用及CAD机械绘图等等,同时我主持设计的带有新技术"新型推杆结构系列发动机"(ZL00222199.3)顺利地通过了公司和国家规定的各种试验项目,顺利进入生产线生产并投入市场销售。到现在累计销售量大约有数10万台。在完成发动机的设计后,公司除了按公司规定发给我的奖金外,公司董事长左先生按照当初签订的合约把我送入了宗申公路摩托车车队,并到澳门等地参加世界摩托车大赛。
那一年我23岁。
26岁要回乡创业当老板
李锐告诉记者,在宗申摩托车公司工作的经历告诉他,要做成事,光有技术也不行,还需要有充分的管理和经营知识。为了充实自己,他开始自学MBA工商管理学的各种知识,并取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资格证书。
他说:"这次回来,我看到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想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要用打工积攒的钱开一家汽车美容中心,我要自己当老板。"
李锐还告诉记者,他又发明了一款新型发动机,目前正在完善中,他很有信心地说:"这款发动机一定能再次获得国家专利。"本报记者
18岁,天全县河源乡九十村的李锐从部队退伍,由于家境贫寒,他*为修车铺打工为生。
19岁,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不断摸索设计出的摩托车发动机获得国家专利。
20岁,重庆宗申摩托集团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高薪聘请他主持发动机设计。
23岁,作为为数不多的专业技师,他被送入宗申公路摩托车车队,并到澳门等地参加世界摩托车大赛。
今年10月,26岁的李锐带着多年的积蓄回乡创业。他刚设计的第二款新型发动机正在申报国家专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