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民主化建设”——欢迎参加网上国际学术研讨会!
详情请见:http://www.nows.com/d
《中国研究》2001/12(4) Studia Sinica ISSN 1424-4373
————————————————————————————————
会计教育如何面对 WTO
龙成长(宜春学院管理系)
摘要:
在对我国会计教育发展史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就
这些问题,在我国加入 WTO 后,提出一些对策以迎接 WTO 的挑战。
关键词:会计教育 WTO 会计市场 后续教育
引言
我国加入WTO后,会计市场将面临着全方位的开放,世界各国特别是全球
最卓著的“五大”会计师事务所( 安达信、普华永道、毕马威、安永、德勤)
对中国这一广大的市场虎视眈眈。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世界各国的投资
者对中国市场普遍看好,因此,未来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我国的职业会计师
队伍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在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资本市场与财务会计”高级论坛上,与会的有关
专家指出,加入WTO后,我国的职业会计师队伍将经受严峻考验,会计师界务
必树立危机感和进取心,努力与国际接轨。 专家们指出:“加入WTO虽然会在
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的会计市场带来巨大机遇……但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对于
职业会计师,当务之急是迅速提高自己自身的职业素质。近年来证券市场上形
形色色的舞弊案件,都与财务会计的不规范操作密切相关……。”
专家们强调,除了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建设外,职业道德建设也是摆在我国
职业会计师队伍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试图在会计教育中寻求突破口来迎接加
入WTO的严峻考验。
一、中国会计教育的发展
会计教育在很早以前就有它的雏形,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关于“隶首
作算数”的传说,当时计数已受到人们的重视。到周代(约公元前11世纪至前
256年),“书计”已成为一种专门学问,“九数”被列为“六艺”之一,是当
时学校给学生开设的一门基本课程。作为当时的统治者也开始注意“书记”教
育,据考证早在后魏(386~531年)时代,中国就有了“算学博士”之类官职的
设置,到唐代(618~907年),培养算学生已成为定制,而宋代(960~1279
年)招考算学生的制度大体与唐代相同,但开始有了“学格”的规定,如北宋
崇宁年间(1102~1106年),制定了“崇宁国子监学格”。
但是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自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废九品中正
制,兴科举制,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制,兴办新式学校为止,科
举制度实行了一千三百年。其间,诸科士子读《四书》、习《五经》、做“八
股”,立儒学为正统,斥经商、理财计利为末流,“会计”一科不得登大雅之
堂。因此,在这段时期,中国会计虽有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受儒学正统教育思
想的压抑和因*商政策而产生的轻视会计思想的影响,造成中国会计教育事业
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会计教育与封建社会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始有了
正式的会计教学机构,即有了国立大学、私立大学和外国教会创办的学校。到
新中国成立后,会计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五十年代中期,在学习前苏联的
基础上建立了以会计原理、行业会计(工、农、商等)、行业财务管理和经济
活动分析四门课为主干课的课程体系;八十年代初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
策的实施,引入了西方财务会计、西方管理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等三门课,与原
来的老四门一起,构成了七门主干课的课程体系。
总而言之,从简单的计数教育,进展到以培养财政、会计官员为目标的算
学教育;由综合性的教育形式,发展到会计的专业教育,这个过程在中国经历
了三千多年。中国会计教育虽然萌芽早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起步很
晚,已落后于欧美的一些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当然,在中华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业内人士的努力,我国的会
计教育已逐渐走向成熟。在一段时期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各种客观因
素的存在,会计教育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中国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到,我国会计教育体系已经形成并得到逐步完善,而
这种体系比较好地适应了当时的情况,为我国培养急需的会计人才起了积极作
用。现在看来,特别是考虑到我们已经加入了WTO,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会计
人才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而当前的会计教育体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值
得思考:
(一)会计教师的资格认定问题有待解决。
前十多来年由于会计专业热,有的院校为了办会计专业,曾把一批学数
学、历史、党史、哲学、物理、医学、气象等专业的教师转行搞会计教学。可
想而知,这样转行的师资教出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水平究竟怎么样?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
藏其中》指出:“我们无论怎样强调教学质量亦即教师质量都不过分”。与之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有的院校为了赶上“潮流”竟然如此放松对会计教学
师资的要求,让一些半路出家甚至是现炒现卖的教师站在了会计专业教学讲台
上。
试想,当我国教育市场开放后,在强调知识经济和 e 时代来临的今天,
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还能与他们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我们的会计教育将面临
何等境地?的确,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一切都
无从谈起。有鉴于此,对会计教师的资格的认定有关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否
则,培养合格的会计人才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教材的编写存在偏差,对会计制度解释较多,理论分析很少,这使
得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难以提高,往往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种现象在西方会计教学中也同样存在,正如萨博内克所说:“会计教育
者似乎觉得有责任使教材设计覆盖不断增加的会计原则和标准,而不是培养学
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而近来教育部也指出:经济类专业应使用三年以内出
版教材。事实上,这种做法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虽然这样解决了一些教材在
法规使用陈旧的问题,但未从根本上解决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的问题。
这样的结果就是会计系学生在毕业时仅仅知道一系列被隔离起来的法规,
而不知道这些法规的目的,也不知道会计在经济上的广泛应用,这就使他们在
处理非常规业务时束手无策。此外,在教材质量上也存在偏差。各院校为了显
示自己的办学水平,稍有条件的均编写了不同层次的会计教材。出版社以经济
效益为出发点,均推出了各种会计教材,据统计,全国各出版社出版了各种会
计教材83种,其数量达1000余万册。
由于众多会计教材没有严格的审查制度,质量低劣,造成了十书九错、十
书九同、内容陈旧的后果。这样的教材,不仅贻误了青年学生,也把会计学科
的科学化引向了庸俗化。
(三)教学方法单一,多是“填鸭式”课堂讲授教学,没有充分利用现代
化的教学手段,也没能科学地运用案例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不
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大多数院校,上课时以讲授代替了问题讨论,在考试时以一些记忆性的
问题和选择题代替了分析性的问题。如果翻开会计教材,就会发现,每一个问
题和每一道作业题都有一个无需证明的正确答案。这种教学方法,会误导学生
认为:“会计是同数字打交道,而不是和人打交道”,“每一个问题都有唯一
正确答案”。
而实际上会计处理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会计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存在着很
多不确定因素。会计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处理非确定局面时所必需的思
路和技巧。
(四)后续教育问题有待解决。
后续教育在我国几乎是名存实亡,虽然我们在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专业职称
的资格认定上要求所有的专业人士都需要参加一定形式继续教育,但就实际情
况而言,多流于形式。在我国对后续教育的重视远不如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后
续教育在美国和加拿大被认为是当前企业与组织发展中最具战略意义的一件大
事。
加拿大毕马威国际会计公司是五大国际会计公司之一,尽管它本身就是一
个职业后续教育方面的专家,但它仍不惜重金聘请著名的国际教育与咨询公
司FORUM帮助其实现从传统型组织向学习型组织的转型。安达信国际会计公司
芝加哥培训中心也在帮助整个安达信公司组织转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以前也许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后续教育的重要性,但我们注意到,加入WTO
后我们的竞争对手是世界各国一流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才。如果在后续教育环
节上处于落后地位,那么,形势对我们十分不利,会计行业很有可能被他们控
制,其后果不堪设想。
(五)职业道德教育有待进一步深入。
会计行业是一个对职业道德要求严格的行业,这是由会计人员在经济工作
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无论是在企业还是政府机关,
会计都担任着对经济活动的监督,被誉为是经济监督的前哨,而注册会计师
(CPA)更是经济监督的中坚力量。然而近来接二连三的上市公司案,都无一
例外地跟会计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诸如中天勤这样国内较具影响的会计师事务
所也在其中,以致于引发了会计行业信任危机。
所有的这些现象也反映了一个问题,我们会计职业界的职业道德建设确实
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而纵观会计教学的全过程,我们很难找到比较系统的教
育,往往只是在教学中一带而过。另外,前些年的会计专业热主要是由于会计
专业的学生找工作容易且薪金高,可见他们的出发点是自身利益而非热爱这一
行业。因此,对他们更应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敬业精神的培养。
三、面对WTO我们的对策
现在我们已经加入了WTO,根据WTO的“游戏规则”,我们在大多数领域必
须全方位开放,世界各国进入我国市场后都享受无差别国民待遇。这样一来,
我们的产品和服务都将面临更大、更广泛的竞争。为迎接这一挑战,仅*国家
保护是不够的,因为这种保护是暂时和短期的,从长计议,应在产品和服务的
竞争力上做文章。
我国的教育市场也是如此,当我国的教育市场开放后势必有一些先进的教
育机构和学校进入我国的教育市场,而会计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前
面我们已经提到我国的会计教育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要加
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迎接新的挑战。
(一)要培养合格的会计人才,需要高质量的专业教师队伍。
首先对所有办了会计专业的院校师资进行考核,对一些没有师资力量的院
校坚决取消开设会计专业的资格;
其次对上会计专业课的老师进行考核,对一些中途转行、半路出家而以没
有对会计学科进行过研究的(即没有公开发表过相关文章和参加过相关课题研
究)坚决予以从会计教育队伍中清除出来;
再次对会计专业毕业的老师也要进行严格的考核,进行年度审核,对不合
格的,也要从会计教育队伍中清除出来;最后,建立一个完善的考核指标和健
全的考核制度。
(二)教材编写上淡化对法规和制度的解释,强化对法规和制度制定的理
论分析,并组织一批专家学者来编写一套具有较高水平的教材供各大院校使
用,使学生在学了会计以后,也能讲出个所以然。
进入WTO后,市场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是知识型和智慧型,而不是应用型。
因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在学校不可能也没有
必要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是当他们遇到这些问题时,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
去分析,并找到适当的解决办法,这才是会计教育的最终目的。
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就已出现过的问题作出处理,而对新的情况
新的问题束手无策的话,那是我们会计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失败。
(三)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职业道德意识。
现在会计行业对职业道德意识认识还不够,会计人并不象老师和医生那样
有强烈的职业道德意识。老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医生以救死扶伤为天
职,会计人应以不做假账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准则。对于这一点,我们要从新生
入校就开始培养这种意识。
(四)完善后续教育体制,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会计人才不仅是知识型和智慧型人才,而且还是学习
型人才。中国有句古话叫“活到老、学到老”,这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我们也
看到了我国的后续教育多流于形式。
会计人为了迎接新的挑战,就要不断地学习。在这里我们建议成立一个专
门的后续教育机构,由注协负责组建,各财经院校和事务所参与的专门机构,
给会计人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除此之外,会计人也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的培
养,以适应未来的竞争。
会计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曾经说过:“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
“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毫无疑问,我国加入WTO后,会计教育也应该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行改革,以适
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相信,通过各方协作,会计教育一定会以崭新的面貌
迎接WTO的挑战。
参考书目:
1、《美国加拿大会计职业后续教育现状与未来发展》,薛云奎,《财务与会
计》,2001年第6期
2、《面对WTO,会计教育质量如何提高》,孙传任、罗公明,《中国财经
报》,2000年9月21日
3、《知识经济与会计教育》,张爱芹,《财务与会计》,1998年第9期
4、《浅议我国高校会计教育的改革》,李君,《上海会计》,2000年第1期
5、《中国会计教育事业的历史起点与初步演进》,郭道扬,《财会月刊》,
1997年第10期
6、《规范会计教育 培养合格人才》,赵泽松,《四川会计》,2000年第1期
Accounting Education ---- How to Face WTO
Long Chengzhang
(Management Department, Yichun College, Jiangxi Province 336000)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points out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current accounting education, based on careful analyses o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accounting education, and comes up with some measures
to meet the challenges brought about by China’s entry to WTO as well.
Key words: accounting education, WTO, accounting market, further
education
作者简介:龙成长,宜春学院教师(336000)
电子信箱:longjw9708@sina.com
来稿时间:01-12-8 3:03:00
详情请见:http://www.nows.com/d
《中国研究》2001/12(4) Studia Sinica ISSN 1424-4373
————————————————————————————————
会计教育如何面对 WTO
龙成长(宜春学院管理系)
摘要:
在对我国会计教育发展史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就
这些问题,在我国加入 WTO 后,提出一些对策以迎接 WTO 的挑战。
关键词:会计教育 WTO 会计市场 后续教育
引言
我国加入WTO后,会计市场将面临着全方位的开放,世界各国特别是全球
最卓著的“五大”会计师事务所( 安达信、普华永道、毕马威、安永、德勤)
对中国这一广大的市场虎视眈眈。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世界各国的投资
者对中国市场普遍看好,因此,未来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我国的职业会计师
队伍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在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资本市场与财务会计”高级论坛上,与会的有关
专家指出,加入WTO后,我国的职业会计师队伍将经受严峻考验,会计师界务
必树立危机感和进取心,努力与国际接轨。 专家们指出:“加入WTO虽然会在
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的会计市场带来巨大机遇……但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对于
职业会计师,当务之急是迅速提高自己自身的职业素质。近年来证券市场上形
形色色的舞弊案件,都与财务会计的不规范操作密切相关……。”
专家们强调,除了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建设外,职业道德建设也是摆在我国
职业会计师队伍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试图在会计教育中寻求突破口来迎接加
入WTO的严峻考验。
一、中国会计教育的发展
会计教育在很早以前就有它的雏形,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关于“隶首
作算数”的传说,当时计数已受到人们的重视。到周代(约公元前11世纪至前
256年),“书计”已成为一种专门学问,“九数”被列为“六艺”之一,是当
时学校给学生开设的一门基本课程。作为当时的统治者也开始注意“书记”教
育,据考证早在后魏(386~531年)时代,中国就有了“算学博士”之类官职的
设置,到唐代(618~907年),培养算学生已成为定制,而宋代(960~1279
年)招考算学生的制度大体与唐代相同,但开始有了“学格”的规定,如北宋
崇宁年间(1102~1106年),制定了“崇宁国子监学格”。
但是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自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废九品中正
制,兴科举制,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制,兴办新式学校为止,科
举制度实行了一千三百年。其间,诸科士子读《四书》、习《五经》、做“八
股”,立儒学为正统,斥经商、理财计利为末流,“会计”一科不得登大雅之
堂。因此,在这段时期,中国会计虽有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受儒学正统教育思
想的压抑和因*商政策而产生的轻视会计思想的影响,造成中国会计教育事业
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会计教育与封建社会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始有了
正式的会计教学机构,即有了国立大学、私立大学和外国教会创办的学校。到
新中国成立后,会计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五十年代中期,在学习前苏联的
基础上建立了以会计原理、行业会计(工、农、商等)、行业财务管理和经济
活动分析四门课为主干课的课程体系;八十年代初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
策的实施,引入了西方财务会计、西方管理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等三门课,与原
来的老四门一起,构成了七门主干课的课程体系。
总而言之,从简单的计数教育,进展到以培养财政、会计官员为目标的算
学教育;由综合性的教育形式,发展到会计的专业教育,这个过程在中国经历
了三千多年。中国会计教育虽然萌芽早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起步很
晚,已落后于欧美的一些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当然,在中华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业内人士的努力,我国的会
计教育已逐渐走向成熟。在一段时期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各种客观因
素的存在,会计教育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中国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到,我国会计教育体系已经形成并得到逐步完善,而
这种体系比较好地适应了当时的情况,为我国培养急需的会计人才起了积极作
用。现在看来,特别是考虑到我们已经加入了WTO,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会计
人才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而当前的会计教育体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值
得思考:
(一)会计教师的资格认定问题有待解决。
前十多来年由于会计专业热,有的院校为了办会计专业,曾把一批学数
学、历史、党史、哲学、物理、医学、气象等专业的教师转行搞会计教学。可
想而知,这样转行的师资教出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水平究竟怎么样?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
藏其中》指出:“我们无论怎样强调教学质量亦即教师质量都不过分”。与之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有的院校为了赶上“潮流”竟然如此放松对会计教学
师资的要求,让一些半路出家甚至是现炒现卖的教师站在了会计专业教学讲台
上。
试想,当我国教育市场开放后,在强调知识经济和 e 时代来临的今天,
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还能与他们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我们的会计教育将面临
何等境地?的确,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一切都
无从谈起。有鉴于此,对会计教师的资格的认定有关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否
则,培养合格的会计人才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教材的编写存在偏差,对会计制度解释较多,理论分析很少,这使
得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难以提高,往往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种现象在西方会计教学中也同样存在,正如萨博内克所说:“会计教育
者似乎觉得有责任使教材设计覆盖不断增加的会计原则和标准,而不是培养学
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而近来教育部也指出:经济类专业应使用三年以内出
版教材。事实上,这种做法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虽然这样解决了一些教材在
法规使用陈旧的问题,但未从根本上解决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的问题。
这样的结果就是会计系学生在毕业时仅仅知道一系列被隔离起来的法规,
而不知道这些法规的目的,也不知道会计在经济上的广泛应用,这就使他们在
处理非常规业务时束手无策。此外,在教材质量上也存在偏差。各院校为了显
示自己的办学水平,稍有条件的均编写了不同层次的会计教材。出版社以经济
效益为出发点,均推出了各种会计教材,据统计,全国各出版社出版了各种会
计教材83种,其数量达1000余万册。
由于众多会计教材没有严格的审查制度,质量低劣,造成了十书九错、十
书九同、内容陈旧的后果。这样的教材,不仅贻误了青年学生,也把会计学科
的科学化引向了庸俗化。
(三)教学方法单一,多是“填鸭式”课堂讲授教学,没有充分利用现代
化的教学手段,也没能科学地运用案例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不
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大多数院校,上课时以讲授代替了问题讨论,在考试时以一些记忆性的
问题和选择题代替了分析性的问题。如果翻开会计教材,就会发现,每一个问
题和每一道作业题都有一个无需证明的正确答案。这种教学方法,会误导学生
认为:“会计是同数字打交道,而不是和人打交道”,“每一个问题都有唯一
正确答案”。
而实际上会计处理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会计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存在着很
多不确定因素。会计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处理非确定局面时所必需的思
路和技巧。
(四)后续教育问题有待解决。
后续教育在我国几乎是名存实亡,虽然我们在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专业职称
的资格认定上要求所有的专业人士都需要参加一定形式继续教育,但就实际情
况而言,多流于形式。在我国对后续教育的重视远不如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后
续教育在美国和加拿大被认为是当前企业与组织发展中最具战略意义的一件大
事。
加拿大毕马威国际会计公司是五大国际会计公司之一,尽管它本身就是一
个职业后续教育方面的专家,但它仍不惜重金聘请著名的国际教育与咨询公
司FORUM帮助其实现从传统型组织向学习型组织的转型。安达信国际会计公司
芝加哥培训中心也在帮助整个安达信公司组织转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以前也许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后续教育的重要性,但我们注意到,加入WTO
后我们的竞争对手是世界各国一流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才。如果在后续教育环
节上处于落后地位,那么,形势对我们十分不利,会计行业很有可能被他们控
制,其后果不堪设想。
(五)职业道德教育有待进一步深入。
会计行业是一个对职业道德要求严格的行业,这是由会计人员在经济工作
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无论是在企业还是政府机关,
会计都担任着对经济活动的监督,被誉为是经济监督的前哨,而注册会计师
(CPA)更是经济监督的中坚力量。然而近来接二连三的上市公司案,都无一
例外地跟会计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诸如中天勤这样国内较具影响的会计师事务
所也在其中,以致于引发了会计行业信任危机。
所有的这些现象也反映了一个问题,我们会计职业界的职业道德建设确实
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而纵观会计教学的全过程,我们很难找到比较系统的教
育,往往只是在教学中一带而过。另外,前些年的会计专业热主要是由于会计
专业的学生找工作容易且薪金高,可见他们的出发点是自身利益而非热爱这一
行业。因此,对他们更应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敬业精神的培养。
三、面对WTO我们的对策
现在我们已经加入了WTO,根据WTO的“游戏规则”,我们在大多数领域必
须全方位开放,世界各国进入我国市场后都享受无差别国民待遇。这样一来,
我们的产品和服务都将面临更大、更广泛的竞争。为迎接这一挑战,仅*国家
保护是不够的,因为这种保护是暂时和短期的,从长计议,应在产品和服务的
竞争力上做文章。
我国的教育市场也是如此,当我国的教育市场开放后势必有一些先进的教
育机构和学校进入我国的教育市场,而会计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前
面我们已经提到我国的会计教育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要加
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迎接新的挑战。
(一)要培养合格的会计人才,需要高质量的专业教师队伍。
首先对所有办了会计专业的院校师资进行考核,对一些没有师资力量的院
校坚决取消开设会计专业的资格;
其次对上会计专业课的老师进行考核,对一些中途转行、半路出家而以没
有对会计学科进行过研究的(即没有公开发表过相关文章和参加过相关课题研
究)坚决予以从会计教育队伍中清除出来;
再次对会计专业毕业的老师也要进行严格的考核,进行年度审核,对不合
格的,也要从会计教育队伍中清除出来;最后,建立一个完善的考核指标和健
全的考核制度。
(二)教材编写上淡化对法规和制度的解释,强化对法规和制度制定的理
论分析,并组织一批专家学者来编写一套具有较高水平的教材供各大院校使
用,使学生在学了会计以后,也能讲出个所以然。
进入WTO后,市场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是知识型和智慧型,而不是应用型。
因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在学校不可能也没有
必要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是当他们遇到这些问题时,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
去分析,并找到适当的解决办法,这才是会计教育的最终目的。
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就已出现过的问题作出处理,而对新的情况
新的问题束手无策的话,那是我们会计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失败。
(三)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职业道德意识。
现在会计行业对职业道德意识认识还不够,会计人并不象老师和医生那样
有强烈的职业道德意识。老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医生以救死扶伤为天
职,会计人应以不做假账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准则。对于这一点,我们要从新生
入校就开始培养这种意识。
(四)完善后续教育体制,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会计人才不仅是知识型和智慧型人才,而且还是学习
型人才。中国有句古话叫“活到老、学到老”,这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我们也
看到了我国的后续教育多流于形式。
会计人为了迎接新的挑战,就要不断地学习。在这里我们建议成立一个专
门的后续教育机构,由注协负责组建,各财经院校和事务所参与的专门机构,
给会计人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除此之外,会计人也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的培
养,以适应未来的竞争。
会计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曾经说过:“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
“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毫无疑问,我国加入WTO后,会计教育也应该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行改革,以适
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相信,通过各方协作,会计教育一定会以崭新的面貌
迎接WTO的挑战。
参考书目:
1、《美国加拿大会计职业后续教育现状与未来发展》,薛云奎,《财务与会
计》,2001年第6期
2、《面对WTO,会计教育质量如何提高》,孙传任、罗公明,《中国财经
报》,2000年9月21日
3、《知识经济与会计教育》,张爱芹,《财务与会计》,1998年第9期
4、《浅议我国高校会计教育的改革》,李君,《上海会计》,2000年第1期
5、《中国会计教育事业的历史起点与初步演进》,郭道扬,《财会月刊》,
1997年第10期
6、《规范会计教育 培养合格人才》,赵泽松,《四川会计》,2000年第1期
Accounting Education ---- How to Face WTO
Long Chengzhang
(Management Department, Yichun College, Jiangxi Province 336000)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points out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current accounting education, based on careful analyses o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accounting education, and comes up with some measures
to meet the challenges brought about by China’s entry to WTO as well.
Key words: accounting education, WTO, accounting market, further
education
作者简介:龙成长,宜春学院教师(336000)
电子信箱:longjw9708@sina.com
来稿时间:01-12-8 3:03:00